“怀胎鲜鱼”是杭州传统典故名菜,起源于唐代,是厨师根据唐代诗人王昌龄的故事创制的。相传,唐朝开元年间,有一次王昌龄乘船去杭州游览,途经马当山时,因曾听人说过马当山是个名胜游览地并且山上有座神庙,来往行人路过这里,都要前去凭吊一番。王昌龄便在行前备好了酒肉等供品,还给庙神夫人备了一双芦花草履。当船只行驶到马当山前,正值大风浪,无法靠岸,王昌龄见此情形,知道已不可能上马当山了,心想祭祀山神的供品已经备好了,不如投入江中遥祭一番,并赋诗一首:“青骢一匹昆仑牵,奉上大王来取钱;直为猛风波里骤,莫怪昌龄不下船。”便同准备的供品一起丢进江中,权当向庙神致歉。
过马当山后,王昌龄才想起上船之前曾买一把金错刀,当时顺手插到草履之中,刚才忙于投放祭品,却忘记把刀取下来,竟与酒肉一起投入江中。王昌龄颇为懊悔,正在他闷闷不乐时,江中忽然跃起一条三尺长的大鱼,不偏不倚地窜到船上。平时喜欢吃鱼的王昌龄见此不禁大喜,笑着说:“自己送上来的口味,赶紧趁鲜活烹食!”。家厨剖开鱼腹,发现了之前投入江中的祭品,还有那把误投的金错刀都被这条鱼吞入腹中,这使得王昌龄更为兴奋。家厨取出金错刀后,仍把鱼吃的鸡鸭肉连同佐料还有美酒塞在鱼腹中烹烧,结果味道奇佳。
王昌龄到杭州后,经常让家厨用此法烹制鱼肴招待朋友,使得人人称赞。后来,杭州厨师也效仿此法烹制鱼菜,并将它取名为“怀胎鲜鱼”。此后,经过厨师的不断改进创新,现在烹制的“怀胎鲜鱼”剖背去其脊骨,鱼腹中装有虾仁、火腿、香菇等美味,风味独特,深受食客的喜爱。
配制原料
鲈鱼1条(约600克〕,虾仁25克,鸡肉100克,水发香菇25克,熟火腿25克,青豆25克,鸡蛋1个,葱15克,姜15克,料酒50克,水淀粉50克,清汤200克,花生油80克,精盐、鸡精各适量。
制作方法
①将鱼从背部开刀,用剪刀剪掉鱼骨,虾仁、鸡肉、火腿、香菇均切成丁,虾仁和鸡肉中加入精盐、鸡精、料酒、鸡蛋、水淀粉上浆备用。
②锅置火上倒入花生油,将虾仁与鸡肉滑炒变色至八成熟取出,锅中留底油,放入少许葱姜丝煸香,依次放入虾仁、鸡肉、火腿、香菇、青豆,调入料酒、精盐、鸡精炒匀后装入鱼腹中,把鱼放盘内,上面加葱段、姜片,再淋上少许料酒,将鱼放入蒸锅中蒸8-10分钟后拣去葱姜。
③锅置火上加入清汤,调入精盐、鸡精、料酒,水淀粉勾芡淋在蒸好的鱼上即可。
风味特点
细嫩鲜美,汤清肉细,口感独特。
(责任编辑:admin)
※ 本档案由中国名厨查询网权威数据提供 ※